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犹茂,寺路烟霞昼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
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犹茂,寺路烟霞昼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开篇两句“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诗人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新晴后的景象,林间的生机勃发,与远处依托在山峦之上的楼阁相互辉映,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屏。第三句“石坐最宜人选胜”,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选择一个适合静坐思考的地方,寻找内心的平和与胜境。
接下来的两句“剑池潜想地遗灵,僧窗松竹冬犹茂”更深入地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神秘。剑池之名带有一丝古老的传奇色彩,而“潜想地遗灵”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紧接着,僧窗前松竹在冬日依然郁郁葱葱,这不仅是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也隐喻了寺院中禅者的坚韧与超脱。
最后两句“寺路烟霞昼亦冥,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时间未能进入这种宁静状态的自责,以及终于有机会体验到这份安宁的心情。这里的“假麾守”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为了追求功名而不得已暂时离开这一片净土的生活,而“扣禅扃”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索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宁静与超脱的人的内在旅程。
冯君自是清时彦,儒雅风流世希见。
开襟意气薄层云,下笔词华捲飞电。
十年作赋奏长杨,万里传经向罗甸。
阳春逸调载征途,白雪寒光照群巘。
文如谕蜀语偏奇,事比游梁兴非浅。
只今传诵有青编,披看字字皆黄绢。
建安作者合摧锋,大历词人应北面。
古来西北盛骅骝,自昔东南多竹箭。
云间杰出有冯君,空群拔萃真何忝。
嗟余岭海落魄生,自分才疏如袜线。
当年两腋附风云,此日双蓬叹霜霰。
人间浪迹亦何如,世路浮名讵堪羡。
才高未合东山卧,当途会把雄文荐。
愿君未返鲁阳戈,白日中天好酣战。
浮生渺无际,宦海何茫然。
一仕更雨朝,三令垂十年。
半剌再入吴,况复逢时偏。
向岁尸兵防,此日司农田。
姓字挂府僚,踪迹縻郊廛。
鞅掌废晨餐,焦思耿宵眠。
世情逐湍改,事变与时迁。
伤今既非古,看后宁如前。
辉辉石湖月,漠漠洞庭烟。
愿言从此去,避位让才贤。
美彼由拳令,邃抱贯邱索。
操觚掩时彦,振藻淩昔作。
研精洞玄窍,掳思弥碧落。
技进庖丁解,巧入郢人斲。
遐想超四溟,雄气忝五岳。
文采赤城霞,高洁青田鹤。
顷余泖上游,订子云间约。
眷此白云篇,贶自青藜阁。
双睫一流览,孤怀喜以跃。
琳檄足疗风,甫诗可瘳疟。
愿言嗜隽永,聊藉沃枯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