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行可思。雄求山梁雌从之。羽短何繇飞。
流宕原泽中,雉子雊以遨。翁孺知之,思美其膏。
白龙化鱼,罹彼豫且。视子所止,乃非丘隅。
谓之载之我有车。雉子去,我将安所如。
雉子班,行可思。雄求山梁雌从之。羽短何繇飞。
流宕原泽中,雉子雊以遨。翁孺知之,思美其膏。
白龙化鱼,罹彼豫且。视子所止,乃非丘隅。
谓之载之我有车。雉子去,我将安所如。
这首明代黄佐的《铙歌鼓吹曲·雉子班》是一首描绘野鸡生活与情感变迁的诗。诗中通过"雉子班,行可思"起笔,形象地展现了野鸡群体的动态,雄雉勇敢地寻找栖息之地,雌雉则跟随其后,显示出自然界的性别角色和依恋之情。
"羽短何繇飞"一句,暗示了雉子因羽毛短小而难以翱翔天际,寓意它们在生存环境中的局限。接下来的"流宕原泽中,雉子雊以遨"描绘了它们在平原沼泽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翁孺(老少)对此有所感知,欣赏它们的美丽和活力。
"白龙化鱼,罹彼豫且"运用神话典故,象征雉子可能面临的困境或转变,豫且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暗示雉子可能陷入危险。诗人观察到雉子不再局限于丘隅,可能面临更大的世界,"谓之载之我有车"表达了对雉子命运的关切。
最后两句"雉子去,我将安所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雉子离开后的迷茫与失落,也寓言了人对未知的担忧和对失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