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愁烟,残红妒雨,匆匆断送芳春。
晓钟怕听,偏是易黄昏。
吹到楝华风信,惊瞥眼、絮雪梨云。
增惆怅,东郊祖饯,芳草也销魂。
痴心何处诉,薄浇杯酒,暗祝花神。
倩杜鹃,枝上留住东君。
莫使骊歌频唱,有多少、燕恼莺嗔。
还凭籍,游丝一缕,系住斜曛。
新绿愁烟,残红妒雨,匆匆断送芳春。
晓钟怕听,偏是易黄昏。
吹到楝华风信,惊瞥眼、絮雪梨云。
增惆怅,东郊祖饯,芳草也销魂。
痴心何处诉,薄浇杯酒,暗祝花神。
倩杜鹃,枝上留住东君。
莫使骊歌频唱,有多少、燕恼莺嗔。
还凭籍,游丝一缕,系住斜曛。
这首《满庭芳·饯春》由清代诗人缪珊如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开篇“新绿愁烟,残红妒雨”,以“新绿”和“残红”对比,绿叶初生,充满生机,而花朵凋零,似乎在对雨水嫉妒,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即将消逝。接着“匆匆断送芳春”一句,直接点明春天的流逝,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晓钟怕听,偏是易黄昏”则通过听觉描写,将时间的流逝具象化,钟声响起,仿佛提醒着时间的紧迫,而黄昏的到来,更是预示着夜晚的来临,一天即将结束。这句中的“怕听”二字,赋予了时间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吹到楝华风信,惊瞥眼、絮雪梨云”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楝花随风飘散,如同雪花般轻盈,梨花云朵般的洁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增惆怅,东郊祖饯,芳草也销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人有离别之愁,连东郊的芳草都似乎感到了离别的悲伤,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动人。
“痴心何处诉,薄浇杯酒,暗祝花神”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离去的不舍,想要倾诉却又无处可诉,只能通过饮酒来寄托哀思,并向花神祈求留住春天。
“倩杜鹃,枝上留住东君”借助杜鹃鸟的叫声,希望它能帮助留住春天,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莫使骊歌频唱,有多少、燕恼莺嗔”通过比喻,将离别的哀伤比作“骊歌”的频繁响起,同时燕子的烦恼和黄莺的嗔怪,也是对春天离去的哀叹。
最后“还凭籍,游丝一缕,系住斜曛”以游丝为喻,试图抓住即将消失的夕阳,象征着诗人试图挽留春天的努力,表达了对春天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饯春之作。
古交重气谊,不为势位隔。
会少别离多,志士深所惜。
骢马东南来,来暮去何亟。
留连苦无计,杯酒聊永日。
绝嫌城市喧,一舸访荒寂。
孤山芳意歇,青子渐堪摘。
凄凄风雨横,黯黯杨柳碧。
天公岂有意,助我动秋色。
重来定何时,慰此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