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南邛日,家君此忽亡。
公时帅本道,力为济归丧。
贱息将何报,深恩不可忘。
如今每念及,惟有泪浪浪。
忆在南邛日,家君此忽亡。
公时帅本道,力为济归丧。
贱息将何报,深恩不可忘。
如今每念及,惟有泪浪浪。
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往事的回忆和追念,展现了作者对于亡友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人以“忆在南邛日”开篇,点明了对逝者的记忆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和地点,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清晰的回忆感。
紧接着,“家君此忽亡”一句,突然转折,表达了逝者不幸去世的情景。这里的“忽”字用得极好,传递了一种生死无常的悲哀和措手不及之感。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渲染死亡的情状,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即对逝者的怀念。
第三句“公时帅本道,力为济归丧”中,“公时帅本道”一词,可能指的是逝者生前担任的职位或其官职上的作为。这里诗人提及逝者的功绩和品德,通过“力为济归丧”表明逝者曾经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即使是在逝者的最后时刻也未忘记这份担当,这种形象极具感染力。
接下来的“贱息将何报,深恩不可忘”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里的“贱息”指的是微薄之物或微小的回报,而“深恩不可忘”直接点明了逝者对诗人所给予的恩惠深重难以忘怀。
最后两句,“如今每念及,惟有泪浪浪”,则是诗人的真挚情感流露。逝者的离去让诗人每当想起,都只剩下无尽的泪水和哀痛,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是对逝者最真诚的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于逝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悼念。这种挽诗形式,恰好地表达了古人对于亡友的哀思和不舍。
横塘路。恁隔水、密种垂杨树。
年年二月春风,交拂黄鹂鸣处。
千帆过也,还掠取、春声入遥浦。
怎无端、絮卷花飞,送春人又先去。
吴中自昔繁华,传佳事、词人往往星聚。
可忆垂虹吹箫客,曾自按、新词妙舞。
须臾变、恩情两绝,剩堪向、红笺觅旧语。
想如今、细数前缘,半生谁是欢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