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恁隔水、密种垂杨树。
年年二月春风,交拂黄鹂鸣处。
千帆过也,还掠取、春声入遥浦。
怎无端、絮卷花飞,送春人又先去。
吴中自昔繁华,传佳事、词人往往星聚。
可忆垂虹吹箫客,曾自按、新词妙舞。
须臾变、恩情两绝,剩堪向、红笺觅旧语。
想如今、细数前缘,半生谁是欢侣。
横塘路。恁隔水、密种垂杨树。
年年二月春风,交拂黄鹂鸣处。
千帆过也,还掠取、春声入遥浦。
怎无端、絮卷花飞,送春人又先去。
吴中自昔繁华,传佳事、词人往往星聚。
可忆垂虹吹箫客,曾自按、新词妙舞。
须臾变、恩情两绝,剩堪向、红笺觅旧语。
想如今、细数前缘,半生谁是欢侣。
这首词以横塘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恁隔水、密种垂杨树"写出了路旁杨柳依依,与水面相映成趣。"年年二月春风,交拂黄鹂鸣处"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黄鹂的歌声增添了生机。接下来,词人通过"千帆过也,还掠取、春声入遥浦"表达了时光流逝,春色易逝的感慨。
词的上片聚焦于横塘路的景色和情感,下片则转向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吴中自昔繁华"暗示了这个地方往昔的热闹,而"词人往往星聚"则点出文人墨客的聚集。"垂虹吹箫客"和"新词妙舞"引用了传说中的故事,展现了昔日的风流韵事。然而,这些美好瞬间转瞬即逝,"须臾变、恩情两绝"表达出世事无常的哀叹。
最后,词人感叹"细数前缘,半生谁是欢侣",流露出对过去恋情的追忆和对现实伴侣的寻觅,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人生哲思。
乘閒驱马向高原,楚汉遗基尚宛然。
堪怜项羽成何事,占得淮边屋数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