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厌菱花太皎如,黳髯新白十茎馀。
主恩空在丹心感,动籍终无一字书。
出塞鼓旗犹转战,近胡桑柘颇稀疏。
何因别奋陈汤策,北逐天骄瀚海居。
忽厌菱花太皎如,黳髯新白十茎馀。
主恩空在丹心感,动籍终无一字书。
出塞鼓旗犹转战,近胡桑柘颇稀疏。
何因别奋陈汤策,北逐天骄瀚海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从鉴赏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诗中的“忽厌菱花太皎如”一句,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对过于明亮或华丽的事物感到疲惫的情绪,这里可能是借菱花的洁白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纯净,但这种纯净已经超出了诗人所能承受的范围。紧接着的“黳髯新白十茎馀”则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头发斑白如霜雪,这不仅是对外貌的描写,也反映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的苍老。
其次,“主恩空在丹心感,动籍终无一字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君恩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但这种情感又无法通过文字来表达。这里的“丹心”象征着忠诚和赤胆忠心,而“动籍终无一字书”则显示出一种语言的局限,强调内心的情感远超过言语所能承载。
再看“出塞鼓旗犹转战,近胡桑柘颇稀疏”两句,这里的“出塞”指的是边塞之外,即国界以外的地方,“鼓旗”则是战争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描绘了一种持续不断的战争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战事频仍、民生不安的忧虑与无奈。
“何因别奋陈汤策,北逐天骄瀚海居”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怀有敬仰之情,他们愿意像古代的大将军一样,驰骋疆场,为国为民而战。这里的“何因”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自问,他可能在寻找那种伟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别奋陈汤策”一句中,“别奋”意味着再次挥师北伐,而“陈汤策”则是指古代名将陈汤的军事谋略。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示了自己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仰慕,以及希望重现他们精神风貌的愿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人生信多患,吾道初不穷。
云何感慨士,伏死嵁岩中。
宜阳古道周,窍石何嵌空。
穷幽历肺腑,履坦开房栊。
颇疑有畸人,往昔寄此宫。
岁月讵云几,井灶无遗踪。
我来记清秋,归涂渺穷冬。
兴怀重幽讨,永啸回长风。
风回云气归,洞口春濛濛。
信美非人境,出门吾欲东。
道有默识无言传,向来误矣空谈天。
只今断简窥蠹蚀,似向追蠡看虫旋。
始知古人有妙处,未遽秦谷随飞烟。
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
一心正尔思鹄至,两手欲救惊头然。
书空且复罢咄咄,屡舞岂暇陪仙仙。
功名况乃身外事,我马硉兀甘回鞭。
解颐果值得水井,鉴古亦会朝宗川。
两公知我不罪我,便可筑室分林泉。
十年灯下一夜语,闲日共赋舂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