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同心缀缬斜,融融宵露湿涂鸦。
潘郎傍署移新省,姚女明妆见旧家。
解佩临风疑橘柚,郁轮凝碧怨琵琶。
微瑕莫笑閒情赋,错认秋容咏菊花。
栀子同心缀缬斜,融融宵露湿涂鸦。
潘郎傍署移新省,姚女明妆见旧家。
解佩临风疑橘柚,郁轮凝碧怨琵琶。
微瑕莫笑閒情赋,错认秋容咏菊花。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郑超宗影园中黄牡丹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黄牡丹的色泽、露水、夜色以及与人物的互动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栀子同心缀缬斜”,以栀子花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黄牡丹的色彩与形态,仿佛花朵在夜色中斜斜地缀满枝头,与栀子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黄牡丹的独特魅力。
“融融宵露湿涂鸦”一句,通过“宵露”和“涂鸦”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夜晚露水的滋润,使黄牡丹更加鲜亮,如同被夜色轻轻涂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和。
“潘郎傍署移新省,姚女明妆见旧家”两句,运用典故,借潘岳和姚女的故事,表达了黄牡丹在不同人物眼中所呈现的不同情感与记忆,既展现了黄牡丹的美丽,也暗示了它与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解佩临风疑橘柚,郁轮凝碧怨琵琶”则通过自然界的风与音乐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黄牡丹的氛围,仿佛它在风中轻摇,如同橘柚般清新,又似琵琶声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微瑕莫笑閒情赋,错认秋容咏菊花”两句,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表达了对黄牡丹的欣赏,并提醒人们不要因小瑕疵而忽视其整体之美,同时也巧妙地将黄牡丹与秋天的菊花相比较,强调了黄牡丹在特定季节中的独特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黄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初夏清和燕子飞,游人陌上斗轻肥。
罗襦小步作伴归,翻涴宫袍新赐衣。
去年幽花恨欲死,今年花飞逐流水。
是处笙歌感岁华,何人夜月思千里。
纷纷末俗不足谋,岂独当时赵孟偷。
一饷清谈误平世,空令儿辈说风流。
文星夜半属紫薇,北门学士江南归。
江头新水漾轻舸,清啸裂空云不飞。
壮游绝胜窥禹穴,锦袍不独誇渔矶。
忧深廊庙见颜色,历尽世味忘甘肥。
钟山直道饥花鸟,宁知衮职思华藻。
钜笔明教赋两都,安车又见迎三老。
龙门贱士言非夸,海内文章公大家。
公方鹏运击千里,贱士望洋真井蛙。
他日龙泉如可用,雷生争敢负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