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
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
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
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
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
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
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这首诗描绘了山城夜晚的宁静与诗人与友人赵君泽相聚的情景。首句“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渲染出夜晚山城的寂静与空旷,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描述了赵君泽带着酒壶前来探访的情景,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高雅的趣味。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表达了诗人对赵君泽来访的喜悦之情,以及在饮酒谈笑中释放烦恼的感受。接下来,“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则展现了两人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弹奏起山间之琴,进一步深化了他们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描绘了琴声悠扬,仿佛雷鸣般回荡,又如龙吟般悲壮,展现了音乐的震撼力与感染力。最后,“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则以琴声自比,表达了对其他乐器的谦逊态度,同时也强调了山水之音的独特魅力,暗示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城之夜的欢聚场景,以及音乐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共鸣,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和自然美的审美追求。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
旧山暂别老将至,芳草欲阑归去来。
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