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机中练,作扇圆中规。
盛夏天无风,广宇犹蒸炊。
汗流既浃体,蚊齿仍毒肥。
团扇当尔日,功利两得施。
一入君掌握,汗却蚊攘披。
秋风刮地来,凉气袭空帷。
功竟势亦去,退藏乃其宜。
圣人制器用,用舍各有时。
弓所以在鸟,鸟尽弓胡为。
蹄所以在兔,兔获蹄何之。
葛屦乃履霜,刺讥见于诗。
作扇本禦暑,暑退当弃遗。
奚必昧用舍,托怨班婕妤。
粲粲机中练,作扇圆中规。
盛夏天无风,广宇犹蒸炊。
汗流既浃体,蚊齿仍毒肥。
团扇当尔日,功利两得施。
一入君掌握,汗却蚊攘披。
秋风刮地来,凉气袭空帷。
功竟势亦去,退藏乃其宜。
圣人制器用,用舍各有时。
弓所以在鸟,鸟尽弓胡为。
蹄所以在兔,兔获蹄何之。
葛屦乃履霜,刺讥见于诗。
作扇本禦暑,暑退当弃遗。
奚必昧用舍,托怨班婕妤。
这首诗名为《奉和纯甫秋扇》,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诗中以扇子的制作与使用为引,寓言深刻。首句“粲粲机中练,作扇圆中规”描绘了扇子精细的工艺,如同规整的圆形图案。接着,“盛夏天无风,广宇犹蒸炊”形象地写出夏日酷热,扇子在此时派上用场,如同蒸笼中的透气之物。
然而,随着季节变化,“秋风刮地来,凉气袭空帷”,扇子的作用转向凉爽,诗人借此比喻圣人制器的原则——适时而用。扇子在夏天防暑,在秋天则退居其次,象征着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消长之道。
诗人进一步引用“葛屦乃履霜,刺讥见于诗”的典故,强调扇子在暑退后应当废弃,暗示过度依赖或不知变通并非明智。最后,诗人借班婕妤的典故,表达了对盲目执着的批评,提醒人们应明了物尽其用的道理,适时放下,顺应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扇子的兴衰为线索,寓言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