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裔敞书轩,清波绿映门。
风纨细纹滟,月镜静机存。
茹古涵今永,学诗说礼敦。
澄观图底事,出治审其源。
水裔敞书轩,清波绿映门。
风纨细纹滟,月镜静机存。
茹古涵今永,学诗说礼敦。
澄观图底事,出治审其源。
这首诗描绘了澄观堂的环境与主人弘历的学识修养。首联“水裔敞书轩,清波绿映门”以开阔的视野和清雅的景致开篇,展现了澄观堂的自然环境之美,书轩与清波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书卷气的氛围。
颔联“风纨细纹滟,月镜静机存”进一步描绘了澄观堂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微风轻拂,纨扇上的细纹在水面荡漾,如同波光粼粼;皓月当空,如同一面静谧的镜子,映照着堂内的一切,静谧而深邃。
颈联“茹古涵今永,学诗说礼敦”则揭示了主人弘历的学识与修养。他不仅博古通今,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而且注重文学与礼仪的学习与实践,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尾联“澄观图底事,出治审其源”表达了弘历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他通过观察与思考,探寻事物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进行治理,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远见。
整首诗通过对澄观堂环境的描绘和对主人弘历学识修养的赞颂,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追求和谐、崇尚学问、重视道德修养的价值观念。
古人一日别,常怀千里思。
况在天之涯,而与君相离。
风寒岁云暮,夜永鸡鸣迟。
悠悠行路难,苦乐心自知。
人生如浮云,聚散安可期。
君归日以远,我归当何时。
岂不念乡国,顾此王事縻。
霜月满孤城,照见游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