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花开千万思,春色醉人成午睡。
烧香扫地一室间,藜床布枕平生事。
君知章华久寂寞,楚梦无人惮青兕。
东风转野作晴雷,荡蹙山川作红翠。
白日下照七泽宽,孤城楼观失馀寒。
颇怪故山频入梦,年来真厌楚人餐。
鸟啼花开千万思,春色醉人成午睡。
烧香扫地一室间,藜床布枕平生事。
君知章华久寂寞,楚梦无人惮青兕。
东风转野作晴雷,荡蹙山川作红翠。
白日下照七泽宽,孤城楼观失馀寒。
颇怪故山频入梦,年来真厌楚人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安逸的午后景象,诗人在春日里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诗中的每个字句都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超然物外的情怀。
开篇“鸟啼花开千万思”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生发出无尽的思考。紧接着“春色醉人成午睡”,则是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致如何让人沉醉,甚至不自觉间陷入了午后的梦乡。
第三句“烧香扫地一室间”和第四句“藜床布枕平生事”,则是诗人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描写,这些行为表现出一种淡定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藜床布枕,虽简陋却也是诗人选择的一种宁静而平和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君知章华久寂寞,楚梦无人惮青兕”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山水的思念。章华即是长沙的别称,这里暗示诗人心中有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正如他一样地感到寂寞。
“东风转野作晴雷,荡蹙山川作红翠”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东风是春天的主导气候,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让大自然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再接“白日下照七泽宽,孤城楼观失馀寒”,诗人通过对阳光与水面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春天的温暖和美好。而“孤城楼观”则让人联想到古代边塞的寂寞,但在这春日之中,那份寂寞似乎也被温暖的阳光所驱散。
最后,“颇怪故山频入梦,年来真厌楚人餐”,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有对日常饮食的一种厌倦。这里的“故山”代表着诗人的根和情感寄托,而“楚人餐”则可能是指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诗人似乎在寻求更为纯粹、自然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谧午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和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
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
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
归来祈哀语可怜,今日贵作天子父。
潇湘江边镵穹碑,烟云相连愁九疑。
湖南万古长嗟地,剩与屈贾添馀悲。
雄文漫郎来作吏,正色颜公谒西内。
两贤愤托金石坚,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闯九阍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