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脩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脩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和美好自然景物的赞美。
"剥啄君来破郁陶":这里用“剥啄”形容鸟儿在树枝间跳跃的样子,象征着友人到来带来的喜悦,“破郁陶”则是比喻心中的烦恼得以舒解。
"解包相对煮溪毛":诗人与朋友面对面坐着,一边品尝着山间的野味(溪毛),一边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解包”指的是打开准备好的食物,与“相对”构成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一坡脩竹无穷意":诗人描述了一片竹林,使用了“一坡”来限定空间范围,“脩竹”则是形容竹子的细长。“无穷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赏和情感寄托。
"可但灵云只见桃":这里的“灵云”指的是飘逸超脱的情怀,诗人用“只见桃”来形容自己在这份美好景致中,只愿沉浸其中,不愿看到其他任何事物。这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专注,也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传递了一种闲适自在、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
乞身未遂归岩谷,满面尘埃慵靧沐。
铃斋独坐更悲秋,喜见吾人驻车毂。
吾人别久正怀思,一旦渴心还慰沃。
天公助我作清欢,特遣仙花荐芬馥。
万枝琐碎屑黄金,几树阴森攒碧玉。
天然风韵月中来,颇鄙人间桃李俗。
秋高气爽人意佳,衰病无悰惟我独。
胡为却被此花恼,尽日檐前看不足。
况是欣逢磊落人,远追渭钓并岩筑。
须知天欲长吟哦,使向筠阳看修竹。
见花落笔作长谣,灿若珠玑千百斛。
我方触绪不自聊,得此细看还熟读。
明朝人去花亦残,只把新诗时反覆。
夫君雅志知谁会,身在寰中心物外。
平生初不入州县,一任傍人惊且怪。
日来杖屦忽相过,为我踏破松阴碎。
亹亹清谈颇逼人,祇将万卷窥千载。
得酒欢然竟不辞,右手持杯左手蟹。
夫君真是人中豪,宁比寻常庸俗辈。
不食蛤蜊何足羞,但能适口斯为快。
山肴野蔌亦自佳,岂必莼羹与鲈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