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以匆忙感。"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则写出了诗人在当下艰难的生活状态,没有长远的规划,只能为生计奔波,但又因种种原因而受阻。
接下来的"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哀伤情绪。"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则是诗人通过音乐和行走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和迷惘状态,没有欢乐的声音,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可能是在借古人之口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则是诗人感到被时代所抛弃,内心充满孤独和无依。
最后,"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显示了诗人在文学与仕途之间的选择,通过阅读古籍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则是诗人自我安慰,倘若能按照内心的喜好去生活,便已经足够了,不需要过多的奢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秋、生活困境与精神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
鸡后涉黎明,寤者稍稍起。
有星流西北,而从东南止。
其大如车轮,蓬然曳长尾。
撒星更抛焰,遗落相蕊蕊。
其光白中黄,烛地以昼比。
行旅尽惊仆,吠犬鸣鹜雉。
堕地如炮声,引响久未已。
床闼皆簸撼,约闻三百里。
七月尝示异,不意复有此。
瞥过视莫谛,堕处曷究拟。
至地当有化,其形当何似。
其堕当何曜,其罚当何理。
窃谓经与纬,堕一天缺纪。
无乃金火馀,其气互合耳。
馀衍固非正,谪罚自有旨。
菑祥付茫茫,不敢扣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