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七》
《西江月·其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

点化魄纤魂胜。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

鸡餐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清境。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道家修炼内丹的意象和隐喻的诗句。雄里指的是心中的坚定与勇气,而雌质则是柔顺之性;负阴抱阳,表达了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修炼境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是道家追求的理想状态。

接下来的“两般和合药方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平衡对修炼成功的重要性。这里的“药方”指的是内丹的修炼方法,而“两般”则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与融合,暗示着通过这样的修炼可以达到生命精华的凝聚和提升。

“点化魄纤魂胜”中,“点化”意味着灵魂的觉醒与转化,“魄纤魂胜”则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超脱与胜利。这两句表达了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精神的解放和升华。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中的“信道”表现出诗人对内丹之道的坚信,“金丹一粒”象征着最高境界的修炼成果,而“蛇吞立变龙形”则是指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灵魂升华,化为仙龙的境界。

最后,“鸡餐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清境”中,“鸡餐”可能暗示着晨光初照之时,象征着新的开始与觉醒。“化鸾鹏”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灵魂飞翔、物我两忘的境界,而“飞入真阳清境”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进入纯净至高境界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含哲理,充满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是一篇修炼之道的美丽抒情。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十八

白门花月漫撩吟,可柰蒲轮历岁寻。

一曲五湖频入梦,三生八座讵萦心。

风摧玉轸高山绝,露掩金刀大壑沉。

信有骑曹清癖在,仇池新竹渐成林。

(0)

憩啸园有感

油壁香车在处逢,嵬然飞阁架巃嵷。

争传西竺留司马,谁向南阳识卧龙。

古磴千盘藏桧柏,芳池十亩漾芙蓉。

亦知杖锡三天上,布帽何因曳屩从。

(0)

明上人居少林三十馀年以游方淮上说法于通玄禅寺余从大众谛听异焉造室玄谈遂至丙夜诘旦留诗为别且订后期·其一

泠然飞锡下西方,久住名山侍法王。

持咒毒龙归藻碗,谈经驯象过绳床。

诸天日月千花供,大地山河一苇航。

我亦宿生称大士,相随七佛赴禅堂。

(0)

方伯滕公起任岭南喜而有作

十载苍生望未平,双旌遥赴越王城。

朱明洞启霞光待,大庾山将雪色迎。

四岳輶轩聊海甸,三台剑履渐承明。

新题满勒飞云上,铜柱谁誇汉将名。

(0)

题斋中五岳图·其四华

峭壁崚嶒雾雨愁,明霞天畔削琼楼。

金仙示迹犹存掌,玉女含颦未洗头。

大壑风生群虎过,飞崖云滑断猿愁。

何当尽掬黄河水,濯足莲峰话壮游。

(0)

暮登太白楼望岱宗题

阑干十二挂城头,百尺飞甍暮霭收。

醉客千秋曾上坐,词人万里一登楼。

天门月并长庚出,日观云吞大海流。

屈指蟠桃归曼倩,骑鲸八极问离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