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全文
清 / 卢德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搔首问天独倚栏,露华清切涌珠团。

阚郎不起三生梦,坡老空嗟一夕寒。

长夜冰心栖海国,几家霜杵诉江干。

琼楼贝阙红尘隔,此地几登自古难。

(0)
鉴赏

这首诗《秋物十咏》由清代诗人卢德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搔首问天独倚栏”,以动作描写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站立于高处,仰望天空,思绪万千的情景。接下来,“露华清切涌珠团”一句,将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比作珍珠,生动描绘了秋晨的清新与美丽。

“阚郎不起三生梦,坡老空嗟一夕寒”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其中,“阚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此处借指那些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坡老”则是苏轼的别称,暗含对苏轼在寒冷夜晚中感叹人生无常之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长夜冰心栖海国,几家霜杵诉江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长夜冰心”,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同时,通过“海国”、“霜杵”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而壮阔的画面,暗示社会的艰难与不公。

最后,“琼楼贝阙红尘隔,此地几登自古难”两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诗人站在琼楼贝阙(比喻高雅、美好的地方)之外,感叹难以跨越红尘的阻隔,登上理想之地,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写照,也是对所有追求者共同心声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卢德嘉
朝代:清

卢德嘉,清凤山县学廪生。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另置总办举人卢德祥、举人陈日翔及帮办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稿成,为清末重要之台湾史料。以下诗作辑录自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猜你喜欢

为人题赠二首·其一

我乏青云称,君无买笑金。

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

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沈。

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月落珠帘卷,春寒锦幕深。

谁家楼上笛,何处月明砧?

兰径飞蝴蝶,筠笼语翠襟。

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

的的新添恨,迢迢绝好音。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0)

送薛种游湖南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0)

遣兴五首·其三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0)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知敬善所有是蜀道菵草徒得嘉名因赋是诗兼赠陈侍御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

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

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

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

来自天姥岑,长疑翠岚色。

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

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食。

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

(0)

黄头郎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0)

送友人游湖南

所投非旧知,亦似有前期。

路向长江上,帆扬细雨时。

春生南岳早,日转大荒迟。

尽采潇湘句,重来会近期。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