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早晚自江东,摇落河山日夜风。
白马去从天竺国,铜驼谁问洛阳宫。
九朝文物于今盛,万里车书自古同。
憔悴嵇生无复事,只留双目送飞鸿。
清秋早晚自江东,摇落河山日夜风。
白马去从天竺国,铜驼谁问洛阳宫。
九朝文物于今盛,万里车书自古同。
憔悴嵇生无复事,只留双目送飞鸿。
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对清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首联“清秋早晚自江东,摇落河山日夜风”以清秋为背景,点明地点在江东,描绘出秋风摇动着河山,日夜不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静谧的氛围。
颔联“白马去从天竺国,铜驼谁问洛阳宫”运用了两个典故,白马代表的是古代的使者或僧侣,前往遥远的天竺国,象征着远行与探索;铜驼则指洛阳宫中的铜制骆驼,此处借指洛阳,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衰败的感慨。
颈联“九朝文物于今盛,万里车书自古同”转而赞美当今盛世,强调了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以及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统一,体现了诗人对时代进步的肯定与向往。
尾联“憔悴嵇生无复事,只留双目送飞鸿”以嵇康的典故收尾,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和哲学家,后因政治原因被处死,这里借嵇康的“无复事”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无奈。诗人仅留下一双眼睛,望着远方飞翔的鸿雁,寄托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海上有重镇,厥地为台湾。
袤延数千里,四望云水环。
台北遥对台之南,险要爰有基隆山。
强虏忽启衅,称兵乃犯顺。
轮舶胜星驰,炮声作雷震。
麾军直上千仞冈,夺得昆崙思坐镇。
伟哉真将军,孤立无援兵。
出奇设险能以少许胜,一战而捷基隆平。
敌锋挫衄争先逃,如鸟兽散惊呼号。
功成未敢矜言劳,论功却比兹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