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兮空兮无背面,拈起豁然成两片。
搭向南屏山角头,千古万古少人见。
要见么,金乌飞上琉璃殿。
空兮空兮无背面,拈起豁然成两片。
搭向南屏山角头,千古万古少人见。
要见么,金乌飞上琉璃殿。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空兮空兮无背面”,描绘了一种空灵虚无的境界,暗示了佛教中关于“空”的哲学观念,即万物皆空,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或对立面。次句“拈起豁然成两片”,通过“拈”字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从空无到有形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在禅宗中象征着顿悟的瞬间。
“搭向南屏山角头,千古万古少人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领悟的稀有和不易察觉,如同将它放置在偏远的山角,寻常人难以触及。最后两句“要见么,金乌飞上琉璃殿”,以神话般的意象表达,只有极少数有缘之人(如金乌,太阳神鸟)才能抵达那象征智慧与觉悟的琉璃殿,寓意着修行的艰难和真理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