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准备入道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决心。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泉水和奇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这里代表了隐逸生活的清净与宁静,而“不惮薜萝寒”则表明诗人对严寒天气的坚忍。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这两句通过轻雪覆盖的帽子和独自跳跃的小猿,以及古老的祭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老松之下悬挂着炼制仙丹的器具,金灶在夜晚继续燃烧,暗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营造,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