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明府入道》
《送王明府入道》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míngdào
táng / róng

shìtáopéngmíngshíyòuguàguān
wèidānquánshídànluóhán

qīngxuělóngshāmàoyuánbàngjiàotán
xuánxuánlǎosōngxiàjīnzàoshāodān

注释
何事:为何。
陶彭泽:陶渊明(字彭泽,东晋诗人)。
明时:太平盛世。
挂冠:辞官。
耽:沉醉。
泉石趣:山泉石的乐趣。
薜萝寒:贫寒的薜荔和萝藤。
轻雪:轻盈的雪花。
笼:覆盖。
纱帽:古代文人的帽子。
孤猿:孤独的猿猴。
醮坛:祭祀坛。
悬悬:悠然自得的样子。
金灶:金制的炉灶。
夜烧丹:夜晚炼丹。
翻译
为何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在太平盛世还要辞官归隐。
他沉醉于山泉石趣,即使面对贫寒的薜荔和萝藤也不怕。
轻盈的雪花覆盖着他的纱帽,孤独的猿猴在祭祀坛边徘徊。
他在老松树下悠然,夜晚在金制的炉灶中炼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准备入道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决心。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泉水和奇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这里代表了隐逸生活的清净与宁静,而“不惮薜萝寒”则表明诗人对严寒天气的坚忍。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这两句通过轻雪覆盖的帽子和独自跳跃的小猿,以及古老的祭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老松之下悬挂着炼制仙丹的器具,金灶在夜晚继续燃烧,暗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营造,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

(0)

雨花台

崇冈跋马晚春晴,凭览遗台触慨情。

便果云光致花雨,可能末路救台城。

(0)

与稚存话旧·其一

如猿噭夜雁嗥晨,剪烛听君话苦辛。

纵使身荣谁共乐,已无亲养不言贫。

少年场总删吾辈,独行名终付此人。

待觅他时养砂地,不辞暂踏软红尘。

(0)

上元遇雨次廷采韵

痴云将雨妒良宵,安得长虹驾綵桥。

待月不来仙驭远,问天无语帝阍遥。

风吹柳外寒犹薄,春到人间景更饶。

坐对梅花成一笑,冷香疏影暗相招。

(0)

送陆鲲庭计偕

习说又三载,逢人胆过头。

衙官班屈宋,儿子第融修。

伸纸只无畏,上书非有求。

管城飞食肉,相法必封侯。

(0)

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其一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沈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