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沈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沈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君主对逝去皇后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月掩椒宫叹别离”以月掩椒宫的景象起兴,暗喻与爱人的离别之痛,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伤怀始觉夜虫悲”一句,通过夜虫的悲鸣来衬托主人公内心的悲伤,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泪水比作雨点,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落泪如雨的情景;同时,以“情割秋光”表达情感的割裂,仿佛秋光也因情感的痛苦而变得黯淡无光,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沈沧海信难期”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雁断衡阳”和“鱼沉沧海”分别象征着通信的中断和消息的渺茫,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无法传达的无奈与绝望。
最后,“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繁重的忧愁中,无法解开的心结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而每当回想起往日的美好时光,便更加深了内心的惆怅与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与哀思。
茂林居士瘦于竹,健骨森森双鬓绿。
绿云深处筑幽栖,长夜咿唔课儿读。
人生有子万事足,而况佳儿皎如玉。
寒窗珍重到三馀,背诵琅琅声绕屋。
读书妙理无过熟,水泻银瓶风扫箨。
他年太乙炳青藜,炯炯双眸校天禄。
始知韦籯薄黄金,肯令韩檠弃墙角。
诗书贻泽古来长,今日披图为君卜。
崔子弑齐君,晏子枕股哭。
劝之死不死,曰君非吾独。
纷纷从死者,大都嬖倖属。
何以太史氏,执简甘诛戮。
兄弟死三人,挺然无畏缩。
孔子称平仲,久敬与人交。
订交泛言人,善恶随所遭。
一概加礼貌,众醉哺其糟。
优游处陈鲍,俯仰事栾高。
此乃贬其失,并非嘉其操。
后来诛庆封,子家径相召。
又复处两歧,不从亦不告。
风骨一身无,过误一身少。
中庸似胡广,浮沈似冯道。
宝剑何年铸秋水,一朝忽入英君手。
英君意气殊豪雄,腰间拔出双蛟龙。
回顾山坡一顽石,举剑将斫犹未斫。
中年憔悴感髀肉,矫首青天诉所欲。
电光火光一霎并,惊天霹雳石中分。
譬之南山没羽箭,尤胜射虎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