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何年铸秋水,一朝忽入英君手。
英君意气殊豪雄,腰间拔出双蛟龙。
回顾山坡一顽石,举剑将斫犹未斫。
中年憔悴感髀肉,矫首青天诉所欲。
电光火光一霎并,惊天霹雳石中分。
譬之南山没羽箭,尤胜射虎李将军。
宝剑何年铸秋水,一朝忽入英君手。
英君意气殊豪雄,腰间拔出双蛟龙。
回顾山坡一顽石,举剑将斫犹未斫。
中年憔悴感髀肉,矫首青天诉所欲。
电光火光一霎并,惊天霹雳石中分。
譬之南山没羽箭,尤胜射虎李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关于宝剑与试剑石的故事,充满了想象与戏剧性。诗人通过宝剑的铸造、英君的得剑、剑石的相遇以及剑石相击的情节,展现了宝剑的非凡威力和试剑石的神奇特性。
首先,宝剑在“何年”铸成,“秋水”形容其锋利无比,象征着剑的卓越品质。随后,它被一位“英君”得到,英君的“意气”和“豪雄”性格使得宝剑的价值得以彰显。英君拔剑时,仿佛双蛟龙腾跃而出,预示着剑的神威。
接着,诗人描述了英君面对一块“山坡顽石”的场景,他举起宝剑准备将其斩断,但并未真正执行,这暗示了剑石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或未尽之意。英君的“中年憔悴”和对“髀肉”的感慨,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英雄迟暮的感慨,而他“矫首青天”的动作,则表达了对理想和未来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电光火光一霎并,惊天霹雳石中分”描绘了剑石相击的瞬间,这一幕如同雷鸣般震撼,不仅展示了宝剑的威力,也赋予了试剑石以生命。诗人将试剑石比作“南山没羽箭”,强调其与射虎的李将军一样,具有非凡的战斗力和英勇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宝剑的锋利和试剑石的神奇,也蕴含了对英雄气概和理想追求的颂扬。
平生不喜桃李春,懒随年少争芳新。
堂前酌我金叵罗,春衫密缝恣其仁。
出郊相逢好朋伴,赠我殽羞荐歌管。
等闲对客难为劝,强作春妍趁游衍。
人言洛阳富春光,我来看花如醉狂。
蚩堤欲决值连雨,著鞭跨马空自忙。
天津一声来杜宇,东君冉冉归何处。
春会有归归太早,忍见红荒在尘土。
归来山中自闭门,落花片片馀空山。
今春只向风雨过,伤春怀抱将谁言。
武陵风景四时好,扁舟径问桃源叟。
春来春去总不知,赏心一付寻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