鹃声哭月夜寥寥,魂逐飞仙不可招。
花落西风悲阆苑,烟迷芳草断蓝桥。
糟糠人去丝麻冷,缘分天亡梦寐消。
昨日曾过白猿洞,鹃声哭月夜寥寥。
鹃声哭月夜寥寥,魂逐飞仙不可招。
花落西风悲阆苑,烟迷芳草断蓝桥。
糟糠人去丝麻冷,缘分天亡梦寐消。
昨日曾过白猿洞,鹃声哭月夜寥寥。
这首诗以“鹃声哭月夜寥寥”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诗人通过“魂逐飞仙不可招”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法挽回的遗憾。接下来,“花落西风悲阆苑,烟迷芳草断蓝桥”,运用了花落、西风、阆苑、芳草、蓝桥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离别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情感。
“糟糠人去丝麻冷,缘分天亡梦寐消”两句,将生活中的平凡与情感的消逝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昨日曾过白猿洞,鹃声哭月夜寥寥”,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再次强调了哀伤的情绪,使得整首诗在回环往复中达到情感的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之物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
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
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
流车走马纷相催,折芳瑶华向曲台。
曲台自有千万行,重花累叶间垂杨。
北林朝日境明光,南国微风苏合香。
可怜窈窕女,不作邯郸娼。
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
歌终舞罢欢无极,乐往悲来长叹息。
阳春白日不少留,红荣碧树无颜色。
碧树风花先春度,珠帘粉泽无人顾。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
明月白露夜已寒,香衣锦带空珊珊。
今日阳春一妙曲,凤皇楼上与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