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北固山》
《登北固山》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

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

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0)
注释
京镇:京城,此指长安,泛指国家的都城。
周天险:环绕着天然的险峻地势。
东南:地理方位,指南面和东面。
北关:北方的关隘,这里比喻为重要的防御位置。
埭:水坝,拦水的堤坝。
横江曲路:横跨在弯曲的江河之上的道路。
戍:哨所,边防驻军地点。
海中山:海中的岛屿或山峰。
望越:眺望越地,越地泛指南方地区。
心初切:心情非常急迫。
思秦:思念秦地,秦地通常指代中原或北方地区。
鬓已斑:两鬓斑白,形容年岁已高或经历沧桑。
空怜:徒然怜惜,白白地同情。
上林雁:上林苑的大雁,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这里借指自然环境中的大雁。
朝夕:早晚,整天。
待春还:等待春天归来,比喻期盼好的时光或归期。
翻译
京城镇守着天然的险要之地,成为东南方向的北方屏障。
水坝横跨在曲折的江流上,哨所建在海中的山峰间。
眺望越地的心情十分急切,思念秦地已久我的双鬓已斑白。
只能可怜那上林苑的大雁,早晚等待着春天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登临北固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险峻的地理环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两句,勾勒出北固山雄伟险要的地貌,以及它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与水之间的错综复杂。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表达了诗人面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越”指的是南方的越地,相对于北方而言,是诗人向往的地方;“秦鬓”,则是古代对长安(今陕西西安)地区的称呼,诗人思念家乡,头发已开始斑白,这不仅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的年纪和对故土的深情。

"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天边飞鸿的同情,以及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上林”,可能是指北固山上的树林,而“空怜”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些孤独飞行的雁鸟的怜悯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的思念、孤独和期待,在这山水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少宰赵公拜相寄贺八章·其八

上相同心日,真儒佐命年。

白麻初翊圣,黄阁骤招贤。

吐握回三代,吹嘘动八埏。

肯教扬马辈,头白卧林泉。

(0)

渡江有怀秣陵旧游八首再寄王长公·其六

玉洞留仙棹,金陵问帝都。

野花朱桁雀,霜树白门乌。

晏寝团牙戟,宵吟击唾壶。

能教奇伟客,白首卧菰芦。

(0)

艳曲十首·其十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

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

(0)

白纻四时词四首·其一

东园桃李争春阳,美人如花簇华堂。

弯弓舞袖搴罗裳,沈香亭北春茫茫。

东风吹歌绕画梁,回眸一盼神飞扬,我醉欲眠黄金床。

(0)

屈原

放逐孤臣泪满缨,离骚当日寄深情。

汨罗江上愁云起,万古蛟龙气不平。

(0)

北园夏日

柴扉閒永日,稚子汲寒泉。

院静鸟双下,松凉人独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