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驱我几何厌,尘务萦心更可嫌。
不似陶潜恋松菊,未闻胶鬲举鱼盐。
饥来驱我几何厌,尘务萦心更可嫌。
不似陶潜恋松菊,未闻胶鬲举鱼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宽所作的《下章安杜渎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饥来驱我几何厌"描绘了诗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受饥饿的辛劳,"尘务萦心更可嫌"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繁琐尘世事务的厌烦。诗人将自己与陶渊明(陶潜)相比,后者是东晋时期隐逸诗人,以热爱松菊、不问世事著称;"不似陶潜恋松菊"表明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超脱尘俗。同时,他还提及胶鬲的故事,胶鬲曾以卖鱼为生,但此处可能暗示诗人并未如胶鬲那样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整体来看,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嗟吁寡闻道,当事力靡胜。
坐无涵养功,忧乐苦缠萦。
时当拂逆来,浅中每怦怦。
虽无得失较,不免宠辱惊。
有客款我堂,慰言极慇诚。
上探元化理,中述圣哲情。
谓予子有得,悄悄疑未平。
谓予子无得,谅子心地清。
丈夫志远猷,雅量包沧溟。
公论定身后,琐琐焉足争。
我起拜谢客,如醉寐得醒。
一洗芥带胸,烈日消春冰。
佩服金玉言,优游毕馀生。
五夜天无云,列宿繁以张。
仰见东北隅,怪事发异常。
一星光煜煜,芒吐数尺长。
上扫天心中,斗柄争低昂。
河汉影清浅,月色黯无光。
众星渐稀疏,独与太白当。
吾闻天垂象,感召非杳茫。
历考往牒中,为训亦昭彰。
仰惟吾圣君,秉心契陶唐。
夙夜勤万几,四海冀时康。
灾变亦何为,此理谁能详。
三岁三见之,简册所未尝。
草茅杞人忧,时时热衷肠。
巫咸不可问,天道信讵量。
矫首睇玄穹,俛默心徬徨。
山行欲尽日,得此原壤平。
楼橹忽依然,突兀横孤城。
入门市肆列,鸡犬咸乐生。
费不藉公家,版筑以义成。
兹城昔未有,盗贼时凭陵。
兹城既云建,禦暴得所凭。
设险古有之,要使良善宁。
修葺贵不废,无忘始经营。
千山横紫翠,夕阳映霞明。
前途尚未暮,驱车且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