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
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
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
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
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
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
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禅境图。"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表明诗人在一片开阔而又高峻之地,建造了一座莲花宫,周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水穿行其间,无论何处都能听到水声的伴奏。"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中的建筑和时间的流逝:白天时光在彩绘的阁楼上悠悠过渡,而到了夜晚,禅房的大门在蓝色的云雾中缓缓关闭。
接下来的两句"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更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意境。平坦的河川没有看到雷雨来临前的龙形云彩,但在深邃的山谷中,却能隐约听到远处虎啸风起的声响,这种对比强调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幽静与自然力的交织。
最后两句"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展现了诗人和来访者交流佛法要义的情景。他们讨论的是深邃无边的禅理,显得既悠闲又充满智慧。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精神追求。
蚤岁游江湖,倏匆逾半百。
偶遂花溪隐,山水环我宅。
教儿业诗书,课仆勤稼穑。
投閒未三载,又作远行客。
系舟桐湾埠,衣袂带晚色。
风吹野烧红,月照滩水白。
舟中二三友,相对诉胸臆。
夜长不能眠,拥被情默默。
楼船溯流上,高帆阻长风。
大江浩无际,一气何鸿濛。
回望天门山,峨峨相长雄。
洪涛走其下,屹立西与东。
不有浮海叹,岂无济川功。
大鹏度寥廓,斥鴳守卑丛。
物理固有定,世事徒匆匆。
张灯启华筵,一笑杯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