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言·其九》
《五言·其九》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灵丹产太虚,九转入重炉。

浴就红莲颗,烧成白玉珠。

水中铅一两,火内汞三铢。

吃了瑶台宝,升天任海枯。

(0)
注释
灵丹:指传说中的仙丹或长生不老药。
太虚:指天空或宇宙的广阔空间。
九转:道教炼丹术语,指多次提炼和转化的过程。
重炉:指炼丹时使用的高温炉。
红莲:象征纯洁或高洁,此处形容炼丹过程中的火焰。
白玉珠:比喻炼制出的丹药晶莹剔透,珍贵无比。
铅:古代炼丹材料,被认为有神秘力量。
汞:古代炼丹材料,也称水银,被认为是重要的元素。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极高级别的仙药。
宝:指珍贵的仙丹。
海枯: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比喻修炼者追求长生的决心。
翻译
仙丹诞生自无垠的宇宙,经过九次转化进入深炉炼制。
在红色莲花般的火焰中淬炼,最终化为洁白如玉的珍珠。
一两水中铅,三铢火内汞,都是珍贵药材。
服下这瑶池仙界的珍宝,即使大海干涸也能飞升天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修炼仙丹的奇幻画面,通过对道家炼丹术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诗中的“灵丹”、“九转”、“重炉”等词汇,都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关,展示了一种极端的修行过程。

“浴就红莲颗,烧成白玉珠。”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红色之莲(可能象征着火或热)与白色的玉珠(常代表纯净、珍贵),形象地表达了炼丹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和升华。

“水中铅一两,火内汞三铢。”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炼丹的材料和工序,通过水与火两个元素的对比,强调了炼丹过程中的严谨与复杂。

最后,“吃了瑶台宝,升天任海枯。”表达了诗人通过修炼获得仙丹后,得以食用瑶台之宝(可能是指某种仙境的珍贵物品),从而达到升华成仙、自由翱翔的境界。这里的“瑶台”通常象征着高洁和美好,“任海枯”则形容了诗人在修炼成功后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炼丹过程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追求永生不老、超脱尘俗的心灵追求。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余仲镛从辟广西示洪景卢所作松风阁记题诗反招隐

小松风飕飕,长松风冽冽。

遥知蒙溪上,馀韵两清绝。

宦游正可乐,归梦未应切。

待生丁固腹,徐化庄周蝶。

(0)

鲁季钦敷文挽词二首·其二

自掺江南袂,思公岁月徂。

书来怀棣萼,老去重葭莩。

东粤仍闽粤,当湖遂镜湖。

堂成随一相,浮世竟何须。

(0)

多叶白牡丹一干两花其一重台其一每叶之上间以青纯前所未闻名之曰青白圭盖用司马相如檄析圭注白藏天子青分诸侯也为赋此诗

品极王封壶有妃,其馀国艳视诸姬。

上黄贵紫知无敌,藏白分青合付谁。

旧谱由来虚爵邑,新名此去备藩维。

古之兄弟方华鄂,今以公侯属缥枝。

(0)

同前·其二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0)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

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

铁更三擿韦三绝,将圣犹然况后人。

(0)

端午帖子·其五皇帝阁

东城谩祀汉苍梧,南楚空怜屈大夫。

何似贤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欢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