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

铁更三擿韦三绝,将圣犹然况后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wénxuéqiúshūtángshī
sòng / zhōu

xiāngduānnéngdiǎnféngāowèizhìrénmín

shíniánzuòyōuzhīhènwànjuànfāngzhīshén

tángxiàcóngzāochéngnánróngjiǎnbiānqīn

tiěgèngsānwéisānjuéjiāngshèngyóuránkuànghòurén

注释
倚相:倚靠经典。
典坟:古代典籍。
子羔:孔子弟子,以其孝闻名。
人民:百姓。
攸之恨:失去攸之的遗憾。
甫也神:像杜甫那样有神韵的人。
堂下:厅堂之下。
糟粕议:无价值的讨论。
简编:书籍。
铁更:比喻用力极深的书写。
韦三绝: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将圣:比作圣贤。
况后人:何况后世的人。
翻译
他倚靠经典能记住历史,子羔这样的才能还不能治理百姓。
十年来不要为失去攸之而遗憾,阅读万卷书才明白杜甫的伟大。
在厅堂下听他们讨论糟粕,我在城南更愿亲近书籍。
即使铁笔多次折断,韦编多次断裂,圣贤尚且如此,更何况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诗中,诗人以王籍为典故,赞扬了王籍深厚的学问和对典籍的精通。他指出王籍不仅记忆力超群,能够记住大量的经典文献,而且对于治理人民也有独到见解,暗示其不仅学术深厚,且有政治才能。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王籍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认为他十年来可能未能实现他的抱负,但通过阅读万卷书,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卓越才华和精神境界。诗人鼓励王籍不必过于在意那些肤浅的批评(堂下糟粕议),而应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城南简编亲)。

最后,诗人以铁经多次敲击仍不断裂,韦编多次翻阅而不断绝的比喻,强调了王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于后人的启示意义: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砺,更何况后辈。整首诗赞美了学者的勤奋与才学,同时也寄寓了对后人的勉励。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滕王阁

日斜高阁一登临,槛外轻岚叠翠岑。

萍水渺然忘客主,寒温无定系晴阴。

苞桑万邑番君泽,介石千年孺子心。

景入琼觞人共醉,江空天阔起豪吟。

(0)

送祝照府

世态森矛戟,官屯是命屯。

怜君动归思,老我倍伤神。

蹈险思忠国,投闲为爱身。

九峰丹灶在,去炼玉池津。

(0)

拟古

志士委荣宠,抗节清霄岑。

繁英掇零露,栖息谐素心。

夷随有前期,遐风谅斯寻。

何为风中絮,飘飘堕春阴。

(0)

林见山召游大云山寺

一春行欲遍名山,春尽无诗却腼颜。

好借光阴诗卷里,为传心事翠微间。

人于晚节尤多事,老解清游不等閒。

今日七贤同此过,山人先为扫松关。

(0)

答孙婿尹茂才余春元寿章

风光欲劲岭头梅,至日先旬诞日来。

弦管暂调宽老病,诗章频到愧英才。

官抛廪禄馀无累,路辟蓁芜却有媒。

寿域燕闲非偶尔,邻如裘仲妇如莱。

(0)

元日迎春

久于城市厌尘纷,不觉春随岁共臻。

已殿一家蓝尾酒,又酣千里洞庭春。

东风白卸梅溪雪,细雨青回麦陇云。

明日杖藜何处去,村南村北看耕耘。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