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槎虚怅锦江烟,秦蜀云山万叠连。
出死亲朋无定地,浮生仕宦更由天。
政声喜听三巴外,牧圉惭依七校前。
今日升沈何处说,君平帘下问金钱。
使槎虚怅锦江烟,秦蜀云山万叠连。
出死亲朋无定地,浮生仕宦更由天。
政声喜听三巴外,牧圉惭依七校前。
今日升沈何处说,君平帘下问金钱。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夏孙桐所作,名为《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二)寄和斋》中的第二首。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表兄方剑华的深切关怀与复杂情感。
首联“使槎虚怅锦江烟,秦蜀云山万叠连”描绘了诗人想象中表兄远行的场景,锦江烟雾缭绕,秦蜀两地云山相连,既展现了路途的遥远与艰难,也蕴含了对表兄旅途平安的深深忧虑。
颔联“出死亲朋无定地,浮生仕宦更由天”表达了对表兄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亲朋好友分散各地,仕途之路充满变数,一切似乎都由命运主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
颈联“政声喜听三巴外,牧圉惭依七校前”则转向对表兄政治声望的肯定与自我反省。诗人希望表兄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也能有所作为,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与自责,暗示自己未能在官场上给予表兄足够的支持与帮助。
尾联“今日升沈何处说,君平帘下问金钱”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表兄未来命运的关切。诗人借用古代占卜家君平的故事,暗含着对表兄未来命运的担忧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中金钱与权势的无奈与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表兄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
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
卷缦看天色,移斋近日阳。
甘鲜新饼果,稳暖旧衣裳。
止足安生理,悠闲乐性场。
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
岂有物相累,兼无情可忘。
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凄清冬夜景,摇落长年情。
月带新霜色,砧和远雁声。
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
枕上酬佳句,诗成梦不成。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
苏州舫故龙头闇,王尹桥倾雁齿斜。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