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笔残煤作冢池,庶几极力更前追。
寻源巴峡涛泷派,得骨柯山铁树枝。
京口风云随叱咤,渭川霆电扫端攲。
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痴。
退笔残煤作冢池,庶几极力更前追。
寻源巴峡涛泷派,得骨柯山铁树枝。
京口风云随叱咤,渭川霆电扫端攲。
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次韵洪谷瑞模临皋亭四画》,通过对退笔成冢和书法创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首句“退笔残煤作冢池”形象地刻画了书法家勤勉练字,废笔如山的场景;“庶几极力更前追”表达了作者力求超越前人的决心。
接下来,“寻源巴峡涛泷派,得骨柯山铁树枝”两句,将书法的源头追溯到长江三峡的激流和柯山铁枝般的坚韧,寓言了书法的力度与风格。诗人以自然景象比喻书法的气势和韵味。
“京口风云随叱咤,渭川霆电扫端攲”进一步描绘了书法的豪放与力量,如同京口的风云和渭川的雷霆,一挥而就,纠正了歪斜的姿态。这里运用了壮阔的自然意象来象征书法的力度和影响力。
最后,“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痴”以刻舟求剑的故事,寓意过去的时光无法追回,只能珍惜当下,用拙朴的目光和高尚的心灵去追求书法的真谛,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自以为聪明实则不明事理的人的嘲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书法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