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地望绝尊荣,国一重来更有情。
一院秋风薝卜老,满山春雨苾刍生。
它方弟子来传法,上国公卿尽慕名。
随处花云围燕坐,予生自愧老于行。
东南地望绝尊荣,国一重来更有情。
一院秋风薝卜老,满山春雨苾刍生。
它方弟子来传法,上国公卿尽慕名。
随处花云围燕坐,予生自愧老于行。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其二)》描绘了东南地区寺庙的独特景象和文化影响。首句“东南地望绝尊荣”表达了寺庙在偏远地区的崇高地位,暗示着佛法的深远影响力。接着,“国一重来更有情”强调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与深情。
“一院秋风薝卜老,满山春雨苾刍生”通过季节变化,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的和谐共处:秋天的秋风中,薝卜(一种植物)显得古老而坚韧;春天的春雨滋润下,苾刍(佛教用语,指僧人)们的生命得以繁衍。这两句寓含了岁月流转与佛法长存的意蕴。
“它方弟子来传法,上国公卿尽慕名”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声誉,不仅吸引了远方的信徒前来学习,连朝廷官员也对其敬仰有加。最后一句“随处花云围燕坐,予生自愧老于行”描绘了僧人们在花团锦簇的环境中静坐修行,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未能如他们般深入修行,流露出对僧侣生活的羡慕和自我反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径山寺的风貌,以及佛法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书契已来有绘事,画牛著牛今始二。
胡生戴氏虽异时,形似之间实兄弟。
鬼神易写狗马难,古人旧语乃信然。
不尔寥寥千万年,笔墨旷绝无比肩。
胡生曾画百一牛,变态曲尽称为尤。
翰林主人题辞古,四海文士歌赋优。
俗情护前喜排后,此事戴嵩未曾有。
会知诵玩无已时,画与胡生俱不朽。
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
锱铢较利害,便有太行隔。
余生性阔疏,逢人出胸膈。
一旦触骇机,四向尽戈戟。
平生交游面,化为虎狼额。
谤气惨不开,中者若病疫。
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见斥。
既出芸香署,又下金华席。
摧辱实难任,官名亦非惜。
罪始职于予,时情未当隙。
今来濠水涯,日夜自羞惕。
高风激颓波,相遇过畴昔。
白璧露肺肝,晴云见颜色。
乃知天壤间,自有道义伯。
明日又告行,吁嗟四海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