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罹钩党自书名,国士知深一死轻。
有罪敢逃犹苟活,受恩不报总虚生。
山妻椎髻亲晨突,病仆扶犁事早耕。
相劝閤门勤力作,含哺鼓腹乐升平。
曾罹钩党自书名,国士知深一死轻。
有罪敢逃犹苟活,受恩不报总虚生。
山妻椎髻亲晨突,病仆扶犁事早耕。
相劝閤门勤力作,含哺鼓腹乐升平。
这首清代诗人顾永年的《偶作(其二)》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守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认同。首句“曾罹钩党自书名”暗示了作者曾因政治牵连而自记其名,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接着,“国士知深一死轻”表明作者视国家大义高于个人生死,甘愿为国捐躯。
“有罪敢逃犹苟活,受恩不报总虚生”这两句揭示了作者的道德准则,即使有罪也不逃避,而是选择坦然面对,同时强调了知恩图报的重要性,认为不报恩的人生是虚度的。
“山妻椎髻亲晨突,病仆扶犁事早耕”描绘了作者与家人共同劳作的场景,妻子清晨忙碌于炊事,病弱的仆人也坚持早起耕田,体现了家庭的勤劳和朴素生活。
最后两句“相劝阖门勤力作,含哺鼓腹乐升平”则是作者对家人的劝勉,希望全家共同努力,享受和平时期的安宁生活,表达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平凡幸福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