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流头,长流头,长流水,流不休。
黄芦关,格子墩,二百里,无军屯。
黄尘烧,赤日炙,声如雷,裂山石。
短流头,长流头,长流水,流不休。
黄芦关,格子墩,二百里,无军屯。
黄尘烧,赤日炙,声如雷,裂山石。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长流水的壮丽景象和黄芦关的荒凉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首句“短流头,长流头,长流水,流不休”以对比手法开篇,将短暂与永恒相对照,强调了长流水的持续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接着,“黄芦关,格子墩,二百里,无军屯”描绘了黄芦关一带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变迁,二百里的无人驻守,更添了几分苍凉与寂寞。
“黄尘烧,赤日炙,声如雷,裂山石”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壮观。黄尘滚滚,烈日炎炎,仿佛雷声轰鸣,连山石都为之震颤。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含了对历史动荡和战争残酷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