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燕雏不记归,清晨捲帘到夕晖。
苔痕渐于细雨长,榆荚正得斜风飞。
北边稍喜烽火息,南国却嗔鱼雁稀。
赖得相期有钟子,未应终遣壮心违。
新出燕雏不记归,清晨捲帘到夕晖。
苔痕渐于细雨长,榆荚正得斜风飞。
北边稍喜烽火息,南国却嗔鱼雁稀。
赖得相期有钟子,未应终遣壮心违。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即事和前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与诗人内心感受的画面。首句“新出燕雏不记归”,以燕雏不知归巢,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清晨至傍晚,诗人卷帘欣赏,时光流转,“苔痕渐于细雨长”,细腻地写出雨后苔藓生长的场景,富有生机。
“榆荚正得斜风飞”描绘了榆树荚在微风中飘落的场景,既展示了春天的轻盈,也暗含时光流逝之意。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北方战事暂息,让他稍感欣慰,然而南方通信减少,又流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最后两句“赖得相期有钟子,未应终遣壮心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坚守壮志的决心,即使身处逆境,也期待着与朋友的约定不会违背自己的壮志。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行役到淮甸,重经感岁年。
鸡声犹郡郭,草色自人烟。
访古山河在,思亲涕泗悬。
南来愁跨马,北去喜乘船。
便续淮南赋,仍歌□□篇。
山前谁杜甫,槎上或张骞。
祇觉心非石,徒教发变玄。
风依沙寺泊,雨借驿楼眠。
燕社迎沽酒,莺春促换绵。
锦翻花蔼蔼,茵细草芊芊。
饱食王孙饭,寒分贵客毡。
从容酬白昼,出处任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