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缥叶湘丛照碧栏,几春都未见殷鲜。

栽培不得华腴地,岂是东君用意偏。

(0)
翻译
缥缈的叶子在湘妃竹丛中映照着碧绿的栏杆,已经有多少个春天没有见到它们如此鲜艳了。
它们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得不到肥沃的滋养,难道这是春神特意对它们的偏爱吗?
注释
缥叶:形容叶子轻盈、透明。
湘丛:湘妃竹,古代传说中舜帝的两位妃子泪流成竹,故名。
碧栏:绿色的栏杆,代指庭院或园林。
殷鲜:鲜艳,色彩鲜明。
栽培:种植。
华腴:肥沃,丰饶。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偏:偏爱,特殊对待。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牡丹未能如期盛开的画面。"缥叶湘丛照碧栏"中的“缥叶”指的是细长的花瓣,“湘丛”则是水边的竹丛,整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阳光透过竹丛映照在牡丹植株之上的温婉景致。"几春都未见殷鲜"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迟迟不开的等待与期待,"殷鲜"特指牡丹盛放时的美丽。

接着,"栽培不得华腴地"中“栽培”指的是精心培育,“华腴地”则是指适宜花卉生长的地方。诗人感慨于自己虽在适宜之地精心照料,但牡丹却未能如期绽放。最后,"岂是东君用意偏"中“东君”代指春天,"用意偏"则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可预测的神秘力量的一种疑惑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询问:难道春天的天气变化真的有那么难以捉摸吗?

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面对未知时所表现出的智者情怀。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期待,同时又不无哀怨的春日小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

旧文空中云,零落迹易消,新交江上流,来去同奔潮。
蔼蔼玄英孙,望之十舍遥。

(0)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瓮餐。
后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我生千禩后,念此愧在颜。
为农倘可饱,何用出柴关。

(0)

观村中祷雨三首

十里不同云,五里不同雨。
天台白茫茫,乃尔多肺腑。
人言蛟友神,象类可以取。
蛇虫当此时,行路谁敢侮。
飞腾信有术,忍待号者苦。
咄哉神禹功,浩荡流万古。

(0)

晚秋游中溪四首

休折山中松桂枝,溪鱼亦小莫垂丝。
沙田翻白收秔后,霜树著红尝柿时。
日落牛羊归径熟,天寒乌鸟向人慈。
出云数里成官路,问事如何总不如。

(0)

次韵答胡山甫兼简汪日宾

白发诗翁南峡居,肯来与子不相疏。
久知诸老难折简,端为此家多贮书。
谈吐清无涉俗处,容颜衰似避兵初。
溪梁一别还经岁,接得新诗锦不如。

(0)

送陈养晦谒阆风舍先生四首

无诗莫人阆风里,到却阆风那有诗。
拾取松风作新曲,归来时向梦中吹。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