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工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的多变和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色随时间变化的美,从清晨的青翠到傍晚的紫色,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
接着,“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描述了作者骑马穿越树林,远眺群山的情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海浪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呼吸。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描绘了晨光初照,云雾散去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欣赏着山川的壮丽景色,心境开阔,悠然自得。接下来的几句“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则通过描绘怪石的险峻,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则是对登高远望的描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将自己与山下的小蚂蚁相比,突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最后,“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这一段,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