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憩云亭在黄龙洞口》
《憩云亭在黄龙洞口》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古风

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

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庞嵩在明朝时期的黄龙洞口附近憩息时所见的自然景象。首句"风雷敛太虚",形象地写出风雷过后天空恢复宁静的时刻,"太虚"象征着广阔的宇宙空间。接下来的"偃卧山中石",诗人以人和山石为视角,表达出一种静谧而融入自然的状态。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描述了风雨再次来临,带来充沛的雨水滋润沟壑的情景,"瘠"字描绘出沟壑因雨后生机勃勃的变化。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最后两句"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诗人感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似乎自有其规律,不关乎个人意愿,暗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表达了对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的敬畏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风雷为背景,寓言式地传达了人与自然相互感应、顺应自然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追求心境平和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七夕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

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

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0)

西苑杂咏和荪友·其二

黄幄临池白鸟飞,金盘初进鲙鱼肥。

太平时节多欢赏,花萼诸王半醉归。

(0)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馀小山桂。

犹闻遗翰墨,但惜沉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

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翕赩贱原尝,虚徐狎庄惠。

谁陪飞盖游,属和高文丽。

(0)

寻春

野外寻春三月时,偶然昨夜与僧期。

山多树老行人断,流水柴门午磬迟。

(0)

周文矩庄子说剑图后有董宗伯书《说剑篇》

古今人物画手谁第一?晋有卫协吴曹兴。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制姿崚嶒。

此图在世逾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恨不作图双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

(0)

退谷

偶随泉声行,还逐泉声止。

泉声近不鸣,清流石齿齿。

孤亭俯层巅,满阶红叶委。

万籁动笙竽,岚光生涧底。

秋气入夕佳,微凉耽徙倚。

蓬瀛想金仙,薜荔吊山鬼。

此地昔流觞,高会拟曲水。

我来悄无人,空山落松子。

望远资无穷,念往情何已。

兀兀碧槛前,坐看溪云起。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