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忆菊,今岁菊迎人。
如是空即色,谁论疏与亲。
舞风清韵动,润露净香匀。
缅想东篱下,陶潜真隐沦。
去年人忆菊,今岁菊迎人。
如是空即色,谁论疏与亲。
舞风清韵动,润露净香匀。
缅想东篱下,陶潜真隐沦。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时间流转中的角色转换,从被回忆的对象变为迎接人的存在,巧妙地体现了物我交融的哲理。诗人以“去年人忆菊,今岁菊迎人”开篇,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菊花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寓意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接着,“如是空即色,谁论疏与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菊花的开放视为自然规律与个体情感的统一,不论其疏密,皆为自然之美的展现,强调了万物平等、无分别心的哲学思想。
“舞风清韵动,润露净香匀”描绘了菊花在风中摇曳生姿,露水滋润下的香气均匀弥漫的情景,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内在品质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缅想东篱下,陶潜真隐沦”以陶渊明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菊花品格的赞美,暗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菊花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