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浊水求珠》
《浊水求珠》全文
唐 / 王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

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

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

蛇行无胫至,饮德已闻酬。

(0)
翻译
积水中的明月倒影沉静,光芒也不显得飘浮。
懂得珍宝的人能洞察其价值,珍贵的宝物因此被寻求。
它常常被泥沙混淆,随浑水漂流。
润泽河流始终自我欣赏,但如何才能被人赏识呢?
明亮的光泽终究难以掩盖,希望被慧眼识中。
虽无腿却如蛇般悄然到来,对恩德已经心怀感激。
注释
行潦:积水,指河流或沟渠中的水。
沈明月:指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洞鉴:洞察,识别。
精宝:珍贵的宝物。
几被泥沙杂:几乎被泥沙污染。
照乘:比喻极为珍贵的东西,如明月般的宝珠。
的皪:鲜明,光亮。
晶荧:形容光亮耀眼。
蛇行无胫至:像蛇一样没有腿也能到达,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
饮德:饮,承受;德,恩德,这里指接受别人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起的作品,名为《浊水求珠》。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超鉴赏才华和他对珍奇事物的渴望。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澈透明、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和评判能力。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这里诗人描写了珍珠虽在污浊之中,但仍然散发出自己的光泽。这也隐喻着诗人的才华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不失其光彩。

"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蛇行无胫至,饮德已闻酬。"

最后两句表达了珍珠内涵深厚,不易被外物遮盖,且渴望着能被识别出并得到赏识。"蛇行无胫至"用来形容寻找珍宝的艰难和曲折,而"饮德已闻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浊水中之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鉴赏眼光,以及他对于真、善、美追求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外界认可的期待。

作者介绍

王起
朝代:唐   字:举之   生辰:760年-847年

王起(760年-847年),字举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唐朝宰相、学者,同平章事王播之弟。王起为人孝友,嗜学强记,书无不览。四典贡举,所举皆知名士。有“当代仲尼”之称。 与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 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篇,今已佚。
猜你喜欢

答康孟担

忆昨相逢笑语温,那知此别正销魂。

低眉自悔腰恒折,缄口宁誇舌尚存。

思过未开延寿阁,离群将署翟公门。

远书谩带烟霞色,始信山林道愈尊。

(0)

答大宗伯陈公二首·其二

秋声几夕雁来初,爽气全临水竹居。

文自吐馀皆五凤,书从断后更双鱼。

相期召对还金马,未许渔樵老孟诸。

可奈怀人葭露远,暮云搔首意何如。

(0)

答游宗振时闻有松江之行

一从绾绶出枫宸,十载焦劳任积薪。

见尔昂藏知国士,怜余飘泊滞孤臣。

方看赵邸归长铗,又向吴江忆细鳞。

闻道云间推二陆,此行端称和歌人。

(0)

读旌孝录为故郡大夫杜公作

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使者几回劳博采,圣恩今已下龙章。

(0)

九日登霸台时月落西方倒映台榭倚楼数酌而别

风雨连朝欲满城,今宵喜见月华明。

半轮影动登高兴,万里光馀落帽情。

两地茱萸分客思,几家砧杵乱秋声。

酒酣莫更归来缓,怕遣楼头百感生。

(0)

和车一中七夕旅怀

华月娟娟入户明,开帘露下气初清。

我惭儿女年年巧,君念关山处处情。

天上独怜桥鹊影,人间无奈砌蛩声。

罗浮一水非河汉,莫向牵牛恨未平。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