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使者几回劳博采,圣恩今已下龙章。
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使者几回劳博采,圣恩今已下龙章。
此诗描绘了一位早年科举入仕,后归隐田园的老者形象。首联“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展现其青年时的志向与壮志,以及晚年归隐后的淡泊生活。颔联“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表达了老者虽生活简朴,却因子孙孝顺而内心满足,同时享受着长寿之福。颈联“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通过庭前阳光与老人斑衣的描写,渲染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尾联“使者几回劳博采,圣恩今已下龙章”则体现了朝廷对其家族的关怀与恩赐,彰显了社会对于孝行的重视与褒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者的晚年生活,强调了家庭和睦、孝道传承以及社会对于孝行的认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孝道文化的推崇。
北风吹同云,惨澹日已夕。
枕上闻霰零,须臾映窗白。
晓来篱户间,平地忽过尺。
群峰静缭绕,弥望无寸碧。
栖鸟噤不鸣,空山断行迹。
古木摧危梢,荒崖失奇石。
瑞色遍天壤,膏润归宿麦。
螟蟊深入地,沴气亦消释。
丰年信可占,岂复忧民食。
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
聊作喜雪歌,仰谢天钧力。
歌长遣谁和,写寄西峰客。
虚舟我良友,生平快冥搜。
放迹江湖间,自与造物游。
忆昔仗短筇,访我竺峰头。
贻我选体诗,得法于曹刘。
因之与定盟,有若胶漆投。
出处虽小殊,梦寐常相求。
是乃以神交,真如持远俦。
有力负舟去,迅速不少留。
易寘于凉池,亦善为舟谋。
我独念故情,涕泪如泉流。
些舟以此诗,舟亦能听不。
舟或不吾听,吾泪终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