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尚暨两监军,故国遗民最佚群。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
百年星火归乔木,一卷霜声彻暮云。
笑我痴心长缱绻,挑灯絮索不嫌频。
三和尚暨两监军,故国遗民最佚群。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
百年星火归乔木,一卷霜声彻暮云。
笑我痴心长缱绻,挑灯絮索不嫌频。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作品散佚的感慨与怀念。诗人以“三和尚暨两监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古代遗民的复杂身份和境遇,接着提到他们的诗歌创作,虽有清丽之音,却担心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诗人感叹百年之后,这些作品如同星火归于乔木,难以留存,仅余一卷霜声穿透暮云,象征着历史文化的脆弱与易逝。
后两句“笑我痴心长缱绻,挑灯絮索不嫌频”,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执着追求与热爱,即使在整理这些散佚的作品时,也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觉得烦琐。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化遗存的深刻思考与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后人应承担起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责任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