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遗鳞夜堕浙河东,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
风饕雪酷一千七百载,取精酝灵良已浓。
忽然寒芒发古干,犹疑典午劫火青熊熊。
桃源桃不见,栗里栗已空。
兰亭之兰成荒丛,谁似兹松长葱葱。
何人附会梵力雄,谓是刘郎舍利著芳踪。
应笑刘郎故物迁播如转蓬,而今雁鼎祗合谩村童。
岿然老松乃神物,岂关八万四千塔影所昭融。
梨洲老人夸智果,倘校资格那得同。
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长风。
八叉未竟惊涛出,松花散落光蔚蔚。
想为诗人曜渴笔,我诗便与老松双突兀。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遗鳞夜堕浙河东,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
风饕雪酷一千七百载,取精酝灵良已浓。
忽然寒芒发古干,犹疑典午劫火青熊熊。
桃源桃不见,栗里栗已空。
兰亭之兰成荒丛,谁似兹松长葱葱。
何人附会梵力雄,谓是刘郎舍利著芳踪。
应笑刘郎故物迁播如转蓬,而今雁鼎祗合谩村童。
岿然老松乃神物,岂关八万四千塔影所昭融。
梨洲老人夸智果,倘校资格那得同。
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长风。
八叉未竟惊涛出,松花散落光蔚蔚。
想为诗人曜渴笔,我诗便与老松双突兀。
这首《阿育王山晋松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创作,通过对阿育王山老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诗中以“五马浮渡江”开篇,借历史典故引出主题,随后描述了老松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的形象。诗人通过“风饕雪酷”、“取精酝灵良已浓”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老松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忽然寒芒发古干,犹疑典午劫火青熊熊”,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老松在岁月洗礼中的顽强与不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老松与桃源、栗里、兰亭等历史名胜相比较,强调了老松的独特与永恒。引入“梵力雄”与“刘郎舍利”的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老松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岿然老松乃神物”总结,赞美老松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神圣存在。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及自然法则的哲理探讨。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老松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