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育王山晋松歌》
《阿育王山晋松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遗鳞夜堕浙河东,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

风饕雪酷一千七百载,取精酝灵良已浓。

忽然寒芒发古干,犹疑典午劫火青熊熊。

桃源桃不见,栗里栗已空。

兰亭之兰成荒丛,谁似兹松长葱葱。

何人附会梵力雄,谓是刘郎舍利著芳踪。

应笑刘郎故物迁播如转蓬,而今雁鼎祗合谩村童。

岿然老松乃神物,岂关八万四千塔影所昭融。

梨洲老人夸智果,倘校资格那得同。

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长风。

八叉未竟惊涛出,松花散落光蔚蔚。

想为诗人曜渴笔,我诗便与老松双突兀。

(0)
鉴赏

这首《阿育王山晋松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创作,通过对阿育王山老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诗中以“五马浮渡江”开篇,借历史典故引出主题,随后描述了老松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的形象。诗人通过“风饕雪酷”、“取精酝灵良已浓”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老松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忽然寒芒发古干,犹疑典午劫火青熊熊”,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老松在岁月洗礼中的顽强与不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老松与桃源、栗里、兰亭等历史名胜相比较,强调了老松的独特与永恒。引入“梵力雄”与“刘郎舍利”的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老松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岿然老松乃神物”总结,赞美老松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神圣存在。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及自然法则的哲理探讨。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老松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0)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

光湿最宜丛菊亚,荡摇无奈绿荷乾。

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

(0)

赠渔者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

城方四面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

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0)

夜船

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

月明船上帘幕卷,露重岸头花木香。

村远夜深无火烛,江寒坐久换衣裳。

诚知不觉天将曙,几簇青山雁一行。

(0)

寄武陵李少府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0)

菩萨蛮·其十五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

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