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填巨壑,难满漏卮。若有操持,了无难易。
拈却大地,宽绰有馀。放出纤毫,碍塞无中。
易填巨壑,难满漏卮。若有操持,了无难易。
拈却大地,宽绰有馀。放出纤毫,碍塞无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端裕所作的第二首偈,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易填巨壑,难满漏卮",形象地比喻事物看似容易填充大空间(巨壑),但细微之处(漏卮)却难以填满,暗示世间万物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存在着无法穷尽的差异。"若有操持,了无难易",进一步强调无论面对何种境遇,只要心有定力(操持),都能应对自如,没有困难和容易之分。
"拈却大地,宽绰有馀",通过"拈却"一词,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即使握有整个世界,内心依然宽广有余。"放出纤毫,碍塞无中",则揭示了微小事物也能产生阻碍,但这种阻碍其实源自于内心的执着,而非外在的实体。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般地阐述了禅宗关于空性与执着的观念,教导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