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其一》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舟随五曲棹歌行,百叠松篁绕画楹。

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

莫是乘槎星汉上,试将名姓问君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诗人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于山水间的情景。首句“舟随五曲棹歌行”,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曲折的水道中航行,伴随着悠扬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百叠松篁绕画楹”一句,通过“百叠”和“绕”字,形象地表现了松树和竹林环绕着山间的景象,仿佛画卷一般展开在眼前。

“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着仙人,也适合游子们来此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盟约。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云雾缭绕,山峰隐现,夜幕下的溪流与瀑布发出的声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最后,“莫是乘槎星汉上,试将名姓问君平”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乘槎”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是否真的有人能够超越凡尘,到达星空之上,探寻宇宙的秘密,并且希望与君平这样的智者交流,获得心灵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脱世俗、探索宇宙奥秘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二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0)

学圃探梅雨阻斋中同陶大补梅,王十一木杠作

胜集何妨信宿留,名园载酒正堪游。

停云三径当良夜,插菊东篱忆去秋。

细雨漫寻芳草梦,嫩寒欲上杏花楼。

板桥新涨春波绿,拟买扁舟泛莫愁。

(0)

七夕斗酒堂食瓜

西风消息近天涯,卧看银河影半斜。

良夜几人同对月,虚堂斗酒尚为家。

豫因避暑多栽竹,偶为消閒学种瓜。

秋一江南凉露重,墙阴开遍女儿花。

(0)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九绵

黄绵袄子易经过,夜坐其如彻骨何。

我手倘然同佛手,袖中少许是兜罗。

(0)

漂涧

临淮淮水水茫茫,漂涧于今尚侠香。

曾是王孙沦落处,萋萋芳草断人肠。

(0)

忆昔

忆昔威弧未绝弦,安驱黄犊自栽田。

秋风枣熟从人打,春雨茶香信手煎。

水面惊鸥何浩荡,沙头宿鹭正联拳。

邻翁得酒归来晚,入市曾携贯柳鳊。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