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逢除夕,惊看历又终。
春回鸡唱里,寒尽漏声中。
畏老愁添岁,安贫懒送穷。
围炉倾柏酒,烧烛待东风。
客邸逢除夕,惊看历又终。
春回鸡唱里,寒尽漏声中。
畏老愁添岁,安贫懒送穷。
围炉倾柏酒,烧烛待东风。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客居他乡的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对新年的期待。首联“客邸逢除夕,惊看历又终”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年,内心难免感到一丝惊异与不舍。颔联“春回鸡唱里,寒尽漏声中”运用拟人手法,以鸡鸣象征春天的回归,漏声则代表岁月的流逝,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更迭。
颈联“畏老愁添岁,安贫懒送穷”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的畏惧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同时流露出一种对旧岁的留恋,不愿轻易告别过去。尾联“围炉倾柏酒,烧烛待东风”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庆祝场景,通过围炉取暖、饮酒欢庆和等待新年的到来,展现了一种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欢乐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慰藉的心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
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
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
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
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
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
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