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
《鹧鸪天》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六十年中百变俱,可怜倦眼眩龙鱼。

难抛身外无穷事,补读人间未见书。

悲往日,感今吾,镜中白发渐盈梳。

残年饱饭良多愧,敢道乾坤一腐儒。

(0)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我反思的深刻洞察。

首句“六十年中百变俱”,开篇即揭示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六十年的光阴足以见证无数的更迭与变化,引人深思。接下来,“可怜倦眼眩龙鱼”一句,以“倦眼”描绘出岁月累积带来的疲惫与沧桑感,而“眩龙鱼”则形象地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个人的视野与认知可能受到局限,难以清晰辨识事物的本质。

“难抛身外无穷事,补读人间未见书”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知识与经验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不尽的知识等待着被发现与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追求,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向往。

“悲往日,感今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有对当下处境的反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镜中白发渐盈梳”一句,以白发的增多为象征,直观地展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面对镜中的自己,诗人不禁感叹,岁月不待人,青春易逝。

最后,“残年饱饭良多愧,敢道乾坤一腐儒”两句,既是对晚年生活的自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与作为的审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管饱食终日,但内心却充满愧疚,不敢自诩为通晓天地的智者。这里不仅流露出对自身成就的谦逊态度,也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我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宛在堂中即事·其一

丘壑方求位置,烟霞遂结居诸。

莫云此日关闭,茅径今朝手锄。

(0)

赠钟笔洲之任永府长史

人言一日养,不以三公换。

况乃桑梓邦,王藩作明宦。

禄养既尽欢,承颜复泮奂。

礼乐诚嘉猷,河间即东献。

贾传良足师,临湘莫重叹。

治安策可陈,早为明廷赞。

(0)

赠别东轩

夙驾迎春来,孰报春归去。

斗酒欲送春,流莺唤留住。

春去来几时,春光常在树。

寒谷生融辉,枯杨复枝旟。

眷此增徘徊,相期本无语。

(0)

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0)

清平乐

飞花似梦。恰趁清歌送。蜡炬灰枯流泪冻。

长是玉箫珍重。归来依旧安眠。有情分付尊前。

小小占人怀抱,念奴不识开元。

(0)

应天长.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

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

坐对素秋摇落。芳菲与鹈鴂。吟壶永、双练发。

悄未觉,翠销红歇。镇闲写,解带披襟,满座香发。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

况是泪枯啼宇,冬青更愁绝。斜阳事,人世别。

怎料理、此间情切。画图展、后视如今,何处风月。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