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林皋霁,萧森霜露馀。
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
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
置身图画里,随步得相于。
登眺林皋霁,萧森霜露馀。
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
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
置身图画里,随步得相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郊外行游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登眺林皋霁”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即在雨后初晴之时,诗人登高远眺,林间空气清新,一片宁静祥和。接着,“萧森霜露馀”描绘了霜露未尽的秋意,树木显得更加苍翠,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
“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两句,透露出诗人因某种原因被贬谪或流放,远离尘嚣,反而对与樵夫渔人相近的生活感到欣喜,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风光,芦苇丛生的岸边,雪白的芦花映衬着远处的村落;槐树烟雾缭绕中,僧侣隐居之处若隐若现,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最后,“置身图画里,随步得相于”则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境,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每一步都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流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喜爱和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
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
朱门酒炉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
由来都国盛繁华,青云络绎满仙车。
浪说黄金赐寒士,争言白璧谒侯家。
骄矜意气遥相羡,片善朝推蒙夕荐。
待诏虚沈金马门,传宣直上麒麟殿。
王郎濩落尔何求,千里乘驴被黑裘。
空论作赋称才子,未肯低眉事贵游。
知君不得逢杨意,终愧明时老督邮。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
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
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
流峙两参错,南斗回文章。
绝境閟兰若,金天建旌幢。
嵯峨古楞伽,飒沓开云堂。
星河挂北户,日月经其阳。
法雨不断洒,檀樾纷成行。
时时吐虹霓,下饮平波光。
风帆日如织,宝筏度迷方。
道林更爱客,文燕依松篁。
脱屣石苔滑,科头飞雪凉。
朱炎久蒸薄,卧暍两月强。
扫除洞虚白,盥浴披天香。
回思隔朝市,执热眇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