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昼入门春雾浓,坐深檐溜递疏钟。
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
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
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
清昼入门春雾浓,坐深檐溜递疏钟。
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
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
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少林寺游览时,遇雨的情景。首句“清昼入门春雾浓”以“清昼”与“春雾浓”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接着“坐深檐溜递疏钟”,写出了作者在檐下静坐,听雨滴声与稀疏的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
“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泉水和云气赋予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泉水似乎要穿过繁花树木,云气则常常环绕着两座山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夜幕降临,四周显得更加寂静,连梦都变得清冷。雨水沿着台阶滴落,仿佛滞留了行人的脚步,增加了旅途的延宕感。
最后,“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表达了作者对次日晴朗天气的期待,希望能在阳光下再次游览,或许还能与杖龙(可能象征着某种吉祥物或自然之灵)相遇,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期待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少林寺的景色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与美的享受。
晚翠铭崇轩,贵自人以得。
芳葩委时艳,古木凝岁色。
悠然君子心,寒暑焉可易。
余昔偕兹名,清欢搆幽室。
华楹列两旁,簪组冠宾席。
誉声震中吴,雅艺随所出。
陈基善属文,黼藻勒金石。
子氏经百家,问难无不识。
钱介书独精,贯帖探古迹。
草与怀素同,真夺二王笔。
酒者杨维桢,酣吹铁为笛。
著述千万言,鲸胸吞太白。
后山高启来,诗鸣遏强敌。
摘句排阴铿,行歌效张籍。
群飞一分离,追旧尽沦没。
秋风一夕悲,遐思转岑寂。
学士今奔波,中结动悲戚。
桓桓黄信州,迟遇扬美德。
坚操勖素姿,令业终远积。
暮登琅琊台,矫首履寒迹。
沈吟重徘徊,棠阴蔼馀碧。
《题黄廷玉同知晚翠轩》【元·叶兰】晚翠铭崇轩,贵自人以得。芳葩委时艳,古木凝岁色。悠然君子心,寒暑焉可易。余昔偕兹名,清欢搆幽室。华楹列两旁,簪组冠宾席。誉声震中吴,雅艺随所出。陈基善属文,黼藻勒金石。子氏经百家,问难无不识。钱介书独精,贯帖探古迹。草与怀素同,真夺二王笔。酒者杨维桢,酣吹铁为笛。著述千万言,鲸胸吞太白。后山高启来,诗鸣遏强敌。摘句排阴铿,行歌效张籍。群飞一分离,追旧尽沦没。秋风一夕悲,遐思转岑寂。学士今奔波,中结动悲戚。桓桓黄信州,迟遇扬美德。坚操勖素姿,令业终远积。暮登琅琊台,矫首履寒迹。沈吟重徘徊,棠阴蔼馀碧。
https://shici.929r.com/shici/Hw1IE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