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轧肩舆半日程,晚来溪麓少人行。
微茫远树参差没,三五寒星点缀明。
野老壶觞随处约,家人灯火望尘迎。
时平山郭无关禁,不似通都夜锁城。
轧轧肩舆半日程,晚来溪麓少人行。
微茫远树参差没,三五寒星点缀明。
野老壶觞随处约,家人灯火望尘迎。
时平山郭无关禁,不似通都夜锁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敏政在夜晚乘坐肩舆归家的情景。首句"轧轧肩舆半日程"以车轮声起,写出行程的缓慢和旅途的疲惫。接着"晚来溪麓少人行",点出时间已晚,行人稀少,营造出宁静而寂静的氛围。
"微茫远树参差没,三五寒星点缀明",通过描绘远处树木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以及寥落的三五寒星点缀天际,展现出夜色渐深,景色幽邃的特点。这几句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山野之中。
"野老壶觞随处约,家人灯火望尘迎",则转而写诗人与乡间老人的交往,以及家人翘首期盼的身影,流露出家庭的温馨和乡情的淳朴。最后两句"时平山郭无关禁,不似通都夜锁城"表达了对和平时期乡村生活的满足,与都市夜晚的戒备森严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宁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归途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