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溪新雨足,晓耕已遍前川曲。
乌犍少脱半犁閒,鸟外茸茸草根绿。
坐爱一株沙柳阴,展卷疑闻梁父吟。
布衣未接隆中聘,谁识当年开济心。
一夜春溪新雨足,晓耕已遍前川曲。
乌犍少脱半犁閒,鸟外茸茸草根绿。
坐爱一株沙柳阴,展卷疑闻梁父吟。
布衣未接隆中聘,谁识当年开济心。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题四景画(其一)诸葛春耕》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的田园景象。首句“一夜春溪新雨足”,生动展现了春雨滋润后溪水充沛的清新气息,为春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次句“晓耕已遍前川曲”则描绘了农夫们清晨忙碌地在田间劳作,一片生机盎然。
“乌犍少脱半犁閒”中的“乌犍”指耕牛,这里形容牛儿耕作得心应手,只有少许空闲。“鸟外茸茸草根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鸟儿飞翔,草木茂盛,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诗人坐在沙柳树荫下,静静欣赏这田园风光,“坐爱一株沙柳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他翻阅着画卷,仿佛听见了古人吟咏的声音,联想到诸葛亮的智慧与抱负,不禁感慨“展卷疑闻梁父吟”。
最后两句“布衣未接隆中聘,谁识当年开济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诸葛亮未被重用的惋惜,同时也暗含自己虽有才情却未得施展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理想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