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其二》
《题画·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天外青山半有无,江流万里月明孤。

夜深偶感曹瞒迹,却被傍人作画图。

(0)
鉴赏

这首诗《题画(其二)》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天外青山半有无”,描绘了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有无”二字,不仅指出了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的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

次句“江流万里月明孤”,则将视线转向了江面,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江面、江水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象。然而,“孤”字的使用,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之感,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月光与江水相伴,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

后两句“夜深偶感曹瞒迹,却被傍人作画图”,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曹操的追忆。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与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在此处提到“偶感曹瞒迹”,可能是指在欣赏这幅画作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曹操的英雄事迹,或是对曹操性格、智慧的感慨。而“却被傍人作画图”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被外界所捕捉,转化为艺术作品,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独特感悟。文徵明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堪称佳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雨中花/夜行船.送彭文思使君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

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

西州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

归来未得,先沾离袖,管弦催滴。

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

会须醉倒,玉山扶起,更倾春碧。

(0)

画堂春·其一

东堂西畔有池塘。使君棐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蒲苇送清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0)

画木石赞

小山丛竹,到天古木。石下有人,定是山谷。

(0)

宿黄州观音院钟楼上

钟鸣山川晓,露下星斗湿。

老夫梳白头,潘何埙篪集。

(0)

和仲谋夜中有感

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珰。

兰缸有泪风飘地,遥夜无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独绪茧,归梦不到合欢床。

少年多事意易乱,诗律坎坎同寒螀。

(0)

李大夫招饮

欲遣吟人对好山,暮天和雨醉凭栏。

座中云气侵人湿,砌下泉声逼酒寒。

红烛围棋生死急,清风挥麈笑谈闲。

更筹报尽不成起,车从厌厌夜已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