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
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
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和闺中女子的愁绪。首句“碧梧坠露惊秋早”,以梧桐叶落、露珠滴落的形象,暗示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罗帏辗转愁难晓”一句,通过描写女子在罗帐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将内心的愁绪具象化,表现了她对未知的忧虑和内心的挣扎。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两句,运用了乌鸦啼叫这一自然现象,与女子的愁绪相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还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乌鸦的啼叫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让女子的青丝一夜之间变得斑白,形象地表达了愁绪对人身心的摧残。
后两句“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女子希望乌鸦的啼声只在自己的闺房中响起,不要传到边远的州县,以免那里的征人听到,引发他们更深的思乡之情和愁绪。这里不仅体现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分离的无奈。
最后一句“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将思绪拉向遥远的边疆,描绘了征人在荒漠中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担忧。他们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分离和艰苦的生活,而变得苍老,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之夜的凄美与闺中女子的愁绪,同时也触及了战争与离别带来的深远影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
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
探秀涧阿入,萝阴息筐筥。
灭迹避尘缨,清朝入深沮。
风磴仰扪历,淙壑屡窥俯。
梯云跻石阁,下榻得吾所。
释子上方候,鸣钟出延伫。
颓景耀回盼,层飙翼轻举。
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
清宵耿无寐,峰月升烟宇。
会晤得良朋,可以寄心腑。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